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第三章 認知的三中心


 

回家吧。回到自己的身內,

回到自己的脈絡,落第歸根。

回到每一個細胞內,

完全回到你周遭的世界。

 

霍普(Jane Hooper)《回家吧》

 

智慧這種認知方式超越自己的心智、理性思維,並且涵蓋整個人的心智、情感和身體(mind, heart, and body)。就如鷹島的那週,我們整組人試著平衡身體的各個器官,並不只是紓壓或養生。我們採用古代的知識系統,與心靈轉變相關的生理學和歷久不衰的方法,來增進我們「接受更高意義」,按部就班地提升我們生命的層次。


古代智慧傳統的眾多支派認為人類具有三個中心,或是像葛吉夫這位當代詮釋傳統的權威所形容的「三種腦袋」。[1] 知識官能或心智功能的確是種認知的方式,但還加上另外兩個官能:「運動中心」和「情感中心」的功能。三個中心必須同時運作,互相協調,這是智慧認知方式的先決條件。

 

運動中心


運動中心包含兩個子集:是負責體內運作系統的本能中心;和藉著感覺五官的運作和節奏,自動地與外在物理世界互動的真正行動中心。你或許可將它們想像成我們身體上的硬碟和軟體。


身體備受世上許多心靈傳統所畏懼和懷疑,認為它是慾望的所在地,充其量是受人意志馴服和臣服的愚蠢野獸。然而,這樣就錯失了身體的重要性,就是行動中心也具有特殊的感知天賦,能夠理解編碼在祈禱姿勢中的信仰語言。


安東尼布倫(Anthony Bloom)總主教這位享譽國際的當代俄羅斯正教(Russian Orthodox)心靈導師,針對這點提供令人訝異的著名故事。有位男青年前來尋求心靈諮商,他對自己無法理解基督宗教感到生氣和沮喪。信理和神學在他看來簡直就是鬼話連篇,信經令他動怒。他渴望信仰生活,但它似乎像一面沒有扶手的巨牆。長老安東尼說些甚麼呢?


總主教聚精會神地聽完,給了一項驚人的建議:要那位男青年每天在家只要行一百下的正式跪拜禮長達一個月。


今日正教的正式跪拜禮不只是西方單腳曲膝的簡單打千禮而已。而是全身俯伏在地,面向地板,雙臂伸出打直;保持靜止姿勢至少一個深呼吸;然後慢慢站起來。這位男青年既困惑又好奇,認真地執行長老安東尼所交待的作業。一個月後回來時,他雙眼散發信仰的光芒,信經不再讓他發怒。正如總主教深諳五體投地在強烈韻律下會空虛自己,那男子開始理解自己身上有些連心智也無法得知的東西。它活在他的身體當中。當他接通自己的身體,就重新兜上信仰的泉源。


對鷹島那組人來說,這就是勞動和祈禱所花的時間。全是為了重新兜上。來回的堆砌木材和灌漿混凝土,不只是為勞動或甚至只想完工。在勞動和默想節奏中出現強烈的共鳴,我們這樣做是為了搭橋,強化生活中默想的歸心能力,並連結上我們那些緩慢而穩定的潛意識脈動,自發地湧出洞察力和創造力。當節奏中斷,也就失聯。


然而,較為顯眼的,就是葛吉夫對恢復智慧傳統的卓越貢獻,理會出心靈途徑最難以捉摸的竟是姿勢,而不是言詞;傳統上,是以當前這些實際的「入門(alphabet)」姿勢,傳遞神聖的知識。安東尼布倫(Anthony Bloom)故事中男青年每天一百下的跪拜禮,他認真地練習這種入門:來表達謙遜、自我空虛和欽崇。他需要在自己身上先找回那些失落的「感受」,信仰就不再只是空洞的概念。


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孩提中學習祈禱的入門姿勢,令人訝異的是,這些學習經驗總是我們最生動的童年記憶。我七歲開始學習自行車,逐漸學會內在的平衡,從而得心應手。在學習漂浮中,我發現信任意味著放鬆,讓其它東西來支持你。在狂喜的翻雲覆雨中,我學會不要害怕融為一體。心靈轉變的語言早已銘刻在我們身上;一旦運用自如,我們就會發現它所啟發的心靈真理。


你可以看到這是多麼顛覆我們對心靈和肢體的常見態度,而安東尼布倫的直覺是多麼正確。智慧的古早說法,運動中心是種「肯定的力量」;具有向外伸展、擁抱、和接觸的天性。智力中心是種「否定的力量」;具有推理、懷疑、挑剔的本能。就它們本身而言,這些分辨的技巧是合法和絕對必要的,建置在人類心智的結構中。然而在心靈旅程方面,想要以智力中心尋找信仰有如以鋸子拉小提琴一樣,簡直用錯了工具。這就是為何所有的宗教傳普遍堅持宗教生活不能單靠心智;那會是心靈成熟最大的障礙。


心智受到懷疑的其它理由就是它習慣將我們拉入小我的心理結構:混淆存在與思維。那就是笛卡爾「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名言的誤解。這是惡性循環:思維加強思考者的自我認同,使我們越來越仰賴想法來確保我們的身分。從智慧來看,這像在松鼠滾籠繞圈圈。除非我們找到出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

 

情感中心


在此,心傳統有些分歧,有些人將情感中心當作內心,另有些人則認為是太陽神經叢(臍/胃輪)或是中樞神經系統。兩者都非常重要,若沒有彼此的充分參與,就無法克盡其職。但是,在描述甚麼是情感中心以前,我需要先澄清它不是什麼:它不是我們個人感情生活的中心,也不是我們稱「激情」或靈魂的情節。


在時下的心理學氛圍中,我們的情緒幾乎等同真正的我們,而且越是自然流露,我們也就被視為越加坦率,越「碰觸」到自己。傾向以思考為主要模式的人被批評為「用腦」;感受當家的話,就被讚譽為「用心」的人。


智慧傳統認為這嚴重地誤用這字。情緒根本無法揭露內心,智慧其實教導它才是模糊和混淆內心的罪魁禍首。個人真偽的真正指標不是我們如何強烈地表達感受,而是誠實地詳查它們的出處,並找出我們今日情緒生活中那些攀附、操縱和個人意志的構成元素。例如,如果有強烈控制慾的人,在例行生活被干擾時會感到恐慌和憤慨,她會清楚地顯露這些感受。這並不意味她「與自己更加接觸」;頂多是受情緒擺佈而已。


在基督徒沙漠教父和教母的教導中,這些來自個人問題所引發的強烈感受都被稱為「激情」,大部分的沙漠心靈訓練都與學習先找出這些詭雷,及時擺脫它們有關,免得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不同於當代習慣,往往將激情視為好事,代表這人完全活著,投入生活,沙漠傳統則將激情視作人的萎縮diminishment)。它意味著陷入被動,進入反應的狀態(這正是拉丁文激情(passio)的真正意義),而不是清醒並有意識地參與。有位沙漠教父認為激情無法活出內心,反而造成真正的傷害,「它們將我們內心撕裂為兩半」。[2]


顯然,這聽起來不像我們現代心理學概念的同一顆心。在許多古老的心傳統中,內心另有所指或意想不到的意義。它不是我們個人感情生活的所在,最後更不是個人的身分,而是天主目的和美麗的感知器官。可以說,它是賦予我們調向天主光芒的天線,並且更細緻微妙地與祂的行動同步。內心可不是用來表達個人,而是用來接收天主。

 

智力中心


我們在第一章提到的蘇菲派導師比爾赫爾明斯基(Kabir Helminski)就以非常清晰和有用的方式總結了這項傳統教學:


我們不用細緻微妙的潛意識功能。心智是個廣闊領域,除了有限的分析智能外,還包括了心理和超覺能力:直覺;智慧;整體感;美感、質感和創作力;以及圖像和象徵能力。功能雖多,由於它們齊聲奏鳴時表現最佳,我們給它們起一個名稱,並附帶一些理由。此外,它們所組成心智,可自動聯繫上宇宙的心智。我們稱這整個心智為「內心」[3]


根據智慧傳統,服務個人、心理自我的那顆心根本不算是內心。追尋我們真正內心的所在是靈修生活的偉大旅程,它跨越我們存在的浩瀚無垠水域。然而,這段經歷與智慧的發現有關。


雖然我剛說的內容必須等到後面的章節才會明朗,至少先讓我暗示這種內心教導的走向。古代的智慧傳統都看到(我不是指他們推裡;而是直接感受)我們將視為經驗、受限時空真相的物質世界是包含在另一個世界裡:有個具有天主目的連貫而強大世界,總是環繞並貫穿其中。這另外微妙的世界對感官來說是無法覺察到的,對心智來說,則純屬揣測。但是,如果內心覺醒又清楚,就能直接領受,輻射,並且反映出天主這種無可言喻的真相。如果神經系統(情緒中心的另一部分)被淨化和調節,就能毫髮無傷地參與來自這個超強的能量場域所流出的恩寵和意志洪流,如同聖經圖像「燃燒但沒被消耗」的灌木(來自《出谷記》),成為沙漠教父和教母用來描述這種狀態的鍾愛比喻。


按照心傳統的說法,情感中心是種「調和」的力量。它是心智和身體之間的橋樑,也充當我們一般物理世界和這無形的另一個領域中間的橋梁。經過適當的調整,情感中心最驚人能力就是能夠理解悖論的語言,偏偏心智缺乏這項能力。心智必然將不合邏輯(不一致)簡化成簡單的「或者/兩者擇一」,而內心卻能「兼容並蓄」,更重要的是,即便感受這樣,不需去解決,封閉或保護自己免受模稜兩可引發的痛苦。


我們小組在鷹島上將時間花在默想、祈禱和詠唱上:這些都是為滋養內心千錘百鍊的練習。當作息順利,如同在鷹島那週安排的,情緒沒有失去它的深度或能量。但它失去那種頑冥不靈、多愁善感、無所適從的微小自我特質,自由地沉潛在天主慈愛和憐憫的深水中。特別是有天晚上我們追念成員的好友年輕家庭,他們登上了九月十一日其中一架厄運航班,我們銘記在心,沒有傷感和責備,對那場悲劇喪失的所有生命懷著無限脆弱的感傷,然而以更大整體彼此聯繫在一起。它是種恬靜又深奧地神秘沉浸在天主的心中。

 

當下


當人平衡並警覺地處在三個中心,意識就會開始轉變。與其受困在習以為常的既定問題、議題和思維方式的心智中,我們似乎來自一個更深刻、更穩定、更安靜的地方。以智慧傳統的說法,我們臨在,我們發現自己全然地處在當下。


這種臨在的狀態對自我認知識和欣賞極其重要。因為心傳統強調能被賦予和接受真正的智慧,唯有身處臨在狀態中,我們存在的三個中心通通啟動和覺醒時。傳統認為任何不足就如同「沉睡」一般,會導致立即失去接收更高意義的能力。回到那令人鍾愛的智慧比喻,就像伯多祿宗徒立刻沉入水面下。


這並不是說另類意識(altered states)、夢想和出神的狀態並不存在,也不是說真正的靈感是無法傳遞。但是除非像燃燒卻沒被焚毀的荊棘,這些欣喜若狂的狀態所剩無幾,傳統經常稱的「見證人」或「觀察者」,已經學會將自己的臨在作為意識的穩固核心。儘管西方經常將永恆的「法喜」意識美化成三摩地禪定samadhi)或開悟的狀態,實際上意味著「安定的心智」,或者處在任何情緒中,能夠嚴謹地臨在、平衡和清醒。[4] 智慧傳統警告沉睡的狀態總可以追溯到,發現自己排它地和無意識地處在單一中心。接收智慧的管道首先必須調整好陶工的輪子,以便能夠在旋轉中掌握最後傾洩出的意義振福。臨在是邁向智慧的筆直和狹窄大門。


雖然臨在這主題可以解釋得更多,但我找不到比珍霍普(Jane Hooper)更好的說法來表達在這三個中心的特殊活力、平衡和臨在的狀態,她是位智者和認識短暫的友人,歷經三年的腦癌歷程,於20016月去世,得年不到五十一歲。下面這首詩是在這段歷程開始前寫的,並在華盛頓州惠德貝島年的夏季舞蹈季中與朋友分享,捕捉到了臨在的「靈魂」,儘管是我曾想要談論它的「心智」。我在本章開頭引用了一些;其餘的都在這裡:


回家吧。


回家吧。回家吧。

尋找你的腳所踏過的地方

回到返家的路途。

 

回家吧。回到你的體內,

回到你的脈絡,落第歸根。

回到每個細胞內,

完全回到你周遭的世界。

 

回家吧。回來相信自己,

包括你的直覺,你的方式和你的知識,

和總總特殊的怪癖。

 

回家吧。回家吧,一旦你安頓下來,

請歇一歇,好好地休息

要珍惜你的家。用愛去擁抱它。

深深地體驗真正家的感受。

 

回家吧。回家吧。

當你真正準備好,

就會出現內在的衝動,出來吧。

 

回家吧。並且出來吧。

請告我們你是誰並請相信我們

我們儘可能看到你,聽到你和觸摸你

並且認識你。

 

回家吧。回家並且讓我們知道

所有要我們看到的角落和縫隙。

回家吧,讓我們更了解

那要出來的。

 

回家吧。回家吧

因為你已屬於這裡。也屬於我們。

請好好住下,以便從你的聲音中,你的方式和你的存在下

向你學習。

 

回家吧。回家吧。

當你覺到自在,也請歡迎我們。

因為我們也忘了我們的所屬和受歡迎,

我們有義務充分地表達並成為自己。

 

回家吧。回家吧

你和你,你和我。

 

回家吧。回家吧。

感謝你那歡迎我們的家園。

感謝你那觸碰我們的雙眼,雙耳和皮膚,

以及你那歡迎我們觸碰的愛。

 

讓我們覺醒,並且記得真正的自己。

 

回家吧。

回家吧。

回家吧。[5]




[1] Gurdjieff's teaching on the three centers, or "brains," of human functioning is laid out systematically in P. D. Ouspensky, In Search of the Miraculous: The Teachings of G. I. Gurdjieff (Orlando, Fla.: Harcourt, 1949) and much more playfully (and in his own words) in G. I. Gurdjieff, Beelzebub's Tales to His Grandson (New York: Viking Arkana, 1972). Recent reprints of both works are widely available.

[2] Unseen Warfare: Being the Spiritual Combat and Path to Paradise of Lorenzo Scupoli, originally edited by Nicodemus of the Holy Mountain; trans. E. Kadloubovsky and G.E.H. Palmer (London: Faber & Faber, 1962), p. 244.

[3] Helminski, Living Presence, p. 157.

[4] The Yoga Sutras of Patanjali, trans. Alistair Shearer (New York: Harmony/Bell Tower, 2002), p. 56.

[5] First published in Branches of Light (a quarterly publication of Banyen Books,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January 2002. Quoted here by permission of the publisher (and Jane's hushand), Kolin Lymworth.




智慧傳統的導師:耶穌(辛西亞.布爾喬司鐸)

一 、 智慧導師 本週( 2019 年元月 13 日至 18 日)將由行動與默觀中心( Center for Action and Contemplation )的核心成員,聖公會的辛西亞.布爾喬司鐸( Cynthia Bourgeault ),以她對古代智慧傳統的精湛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