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 星期六

介紹




談起智慧也是如此的:我們來自不同的世界。邀請你閱讀這本小冊的最大挑戰,莫過於你早已知道我所要講的內容。在日常和心靈說法上,智慧這字具有廣泛的意義。有許多是隨著年齡與世故而來的一般智慧,和當今書坊中以智慧為名的各樣書籍,以及很多是溫馨的故事和生活技巧。然而,我實在不是要談論這樣的智慧。


如果你受過神學薰陶,會以為我是指舊約那部思索生命意義和道德準則的經書,其實有好幾部。由於在這些經文是以希臘女性蘇菲亞(Sophia的名字來稱呼智慧,而且智慧經常被擬人化為女性,或許你就會以為我這本書接近那些覺察天主女性層面的書籍。但是,即便千真萬確,也不是我在這裡所要的。而且,也不是我要談的智慧


如果你涉獵過靜觀祈禱和基督宗教密契的心靈,或許會以為我要談的智慧是來自經年累月的默想和避靜中的合一洞見,類似「靜觀的恩寵」。你會說智慧就是要洞悉萬物一體,並且向無可言喻的奧秘敞開心房。但是,即便這樣,仍不是我要談的智慧


那麼,到底葫蘆裡賣些甚麼呢?


就像傳說中的盲人摸象,五人各執一詞。然而,我所在意的是整隻大象。我使用智慧這字來指定精確和全方位的心靈轉變學科,它早已在世界各大宗教的源頭中,實際上,是它們的共同基礎。這項學科包含著理論與實踐。理論部分包括整體宇宙論,換句話說,涵蓋我們人生目標和命運的全方位視野。實踐則包含為達到這目標的系統訓練。


古代的宇宙論怎麼會與現代世界有關呢?令人訝異的是,這種智慧宇宙論是大膽、遼闊、十分現代。實際上,這是最先吸引我的地方,它擁有我們西方文化世界觀中不知何故下落不明的片段,當我們在脆弱和過度焦慮的世界中推敲我們生命意義和責任時至關重要。這些失落的片段能夠打破科學和宗教間的籓籬,調和思想自由與道德操守,並且對我們全球的生態責任提供有力的論述。其它論及較為個人渴求意義和內外合一的片段,有助於解答何以我們當代心理諮商思維模式以及追求個人健康與圓滿的執著,始終無法滿足這項渴求。


你會發現智慧傳統的「實踐」這部分仍是各大宗教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你採取何種心靈途徑,轉變的實質內容看起來幾乎雷同:臣服、超脫、憐憫、寬恕。不論你是基督徒、佛教徒、猶太人、伊斯蘭蘇菲(Sufi)或印度瑜珈行者(sannyasin),仍會穿越同樣的針孔到達你真心的所在。然而,各大傳統賦予這心靈途徑各式各樣的意義,就像那五位盲人所形容的大象,沒有任何傳統保有完整原始的智慧宇宙觀。很早以前,實踐的教導就已脫離了它們停泊的宇宙論,現在以百家爭鳴的神學和百花齊放的敬禮,散布在各大宗教內。


有許多充分的理由解釋何以如此樣,以及為何智慧傳統寧可隱居幕後。然而,對於許多當代西方人來說,它累積的危機在我們這個時代終於達到了頂峰。現代化的速度似乎令主流的基督宗教岌岌可危,許多年輕的求道者不再對過時信條和僵化文化的宗教有任何興趣;他們乾脆迴避教會。姑且不論他們的失落是否合理,重要的是嬰兒經常與洗澡水一起被潑掉。傳統上,智慧向來透過宗教的門檻進入,失去宗教生活的基本道德和虔誠熱心,就很難擺脫當代唯物主義文化的強大引力、魅力和誘惑。有一天,我行經洛杉磯的高速公路,看見前車的後保險槓上出現「死後玩具最多的人獲勝」的譏諷貼紙,說明整個世代對生命意義渴望的苦悶,卻疏離傳統上承載生命意義的心靈法寶。


本書的目的是想要找回原來的法寶。我所介紹的智慧傳統,並沒有借助比喻和神學,而是清晰可見的人生目標以及抵達目標的實用技巧。我將分享一些西方智慧傳統的歷史,提供它如何隱沒的看法,但是我真正感興趣的則較為實際:向你展示如何採用智慧的教導來轉變自己的生活。


邁上智慧途徑,你不需要成為學者或是密契者,更不需要在隱修院內度日。這本書會適合你,如果你追尋生命的深刻意義,並感到陪伴你成長的信仰有些失落片段。你可在有組織的宗教傳統中進行或者不在;進不進堂也都可以。我參考西方和基督信仰,但是智慧是共享的傳統,我希望大家都感受到歡迎,即使基督宗教不是你的信仰背景。


我儘量保持簡單清晰。西方主流文化一度「失落」的智慧宇宙論,非常忠實地保存在密契和秘傳的圈子中,我得身歷其境才能揭露出來,但這不是因為智慧很深奧,而是因為「跳出框框」的思維能力似乎是被智慧吸引的先決條件。我儘量按照基督徒所熟悉的方式,呈現通俗易懂核心概念。目的並不是要你頭腦充滿理論和揣測,而是讓你深信不疑,你可以開始了。你內心知道要走的路。


你也許會好奇我是如何接觸到這傳統的。其實我花了大半輩子才找到它。生長在50年代的美國基督教環境下,就像登陸外星的太空旅行者一樣,我年輕時一直感到困惑和徬徨。第一次感到真正的解脫和方向感發生在我十八歲那年的夏日法國旅遊。我走進夏特主教座堂(Chartres Cathedral),完全被吸引住。在那我所經歷的深刻、美和奧秘,促使我進行中世紀的學術研究,並將天主教的基督世界當作我的心靈家園。多年以後,我驚訝地(雖不完全)發現夏特城是中世紀歐洲智慧學堂最具權威的中心,至今仍可感受到它的影響力。或許我當時尚未釐清內心所認識的。


就讀聖公會的研究所,後來晉鐸,往後的廿年是我心靈的動盪期。我熱愛教會的禮儀和敬禮,但也感到教會在神學思維和心靈轉變的實踐上有些大漏洞。這促成秘傳的研究。斷斷續續將近十年,我在所屬的葛吉夫團體中找到方法(Gurdjieff group,如果你不清楚,我會在第二章中解釋)。然而,我在那裡經驗正好相反:失落的宇宙論和實踐教導仰取俯拾,卻不見任何虔誠或敬禮感。這兩道難題終於在科羅拉多州斯諾馬斯(Snowmass, Colorado)的聖本篤隱修院交會在一起,我遇到了我的老師,一位結合秘傳和基督徒密契經驗的隱修士,從真正癥結處開導我。埋頭研究後,我回到基督徒和秘傳根源,發現我能以嶄新的心去欣賞它們。


在老師去世後,事情像滾雪球一般發展。我搬到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從智慧的角度開始傳授基督徒的默觀。不久以後,遇上了我的朋友和同事林恩鮑曼(Lynn Bauman),他以截然不同的角度切入相同的內容,我們分辨向當代求道者推廣智慧途徑的時機成熟了。二零零一年九月,我們在緬因州離島,鷹島(Eagle Island)上展開為期一周的第一個智慧學堂。從那時起,在德克薩斯州、科羅拉多州、明尼蘇達州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也都陸續開設了智慧學堂。


本書是二零零一年秋季應密歇根州卡拉馬祖(Kalamazoo, Michigan)的Fetzer研究所的邀請,為研究所的「深化美國夢」開發而寫的萬字文章。為揭開序幕,我回到自己的經驗,意識到對更深水域的渴求一直都是我這些年的重心,並理會到我在智慧中找到了這深度。我決定整理我在旅途中所學到的東西,看看它是否兌現。令我驚訝的是,幾乎所有閱讀過這篇文章的人都發現這些概念相當新穎,與我們文化時代息息相關,以至於《智慧短期課程》小小釘裝本沿著心靈取道傳播開來,很快就被搶購一空。我衷心感謝Fetzer研究所和Jossey-Bass允許這些想法得以廣泛地流傳。



智慧傳統的導師:耶穌(辛西亞.布爾喬司鐸)

一 、 智慧導師 本週( 2019 年元月 13 日至 18 日)將由行動與默觀中心( Center for Action and Contemplation )的核心成員,聖公會的辛西亞.布爾喬司鐸( Cynthia Bourgeault ),以她對古代智慧傳統的精湛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