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智慧傳統的導師:耶穌(辛西亞.布爾喬司鐸)



智慧導師


本週(2019年元月13日至18日)將由行動與默觀中心(Center for Action and Contemplation)的核心成員,聖公會的辛西亞.布爾喬司鐸(Cynthia Bourgeault),以她對古代智慧傳統的精湛認識,反省耶穌是智慧傳統導師。

 

從字面來看,耶穌既不是司祭也不是先知。更好說,祂是智慧導師。祂貼近智慧的園地:人類意識的改造。

 

我說耶穌是位智慧導師,順道要提一下,「智慧導師」是近東被認可的靈修職務。在修道院時,我只知道兩種類型的宗教權威,或是司祭或是先知。這或許是我們西方篩選過的傳統。然而,在遼闊的近東(包括猶太教),還有第三種不被官方認可的智慧導師(a moshel moshelim),負責教導人類改造的傳統。

這些改造教師,我認為希伯來智慧傳統典籍,《訓道篇》《約伯傳》和《箴言》這些的作者也算在列,可能是猶太經師的前驅,負責解釋猶太法律和民間文學(經常有些創新)。善用簡潔的諺語、謎語和比喻是這些智慧導師的標誌,而不是先知的宣報或天主意旨。他們以民間的語言和故事的說法向百姓說教,而不是法律條文。

比喻,像耶穌所說的故事,是種智慧文體,屬於普世智慧傳統猶太旁支的比喻(mashal)。耶穌不僅藉這傳統循循善誘,更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必須先解耶穌所處的背景,才能夠欣賞耶穌在人類改造的認識上所帶來的非凡意義。

基督徒很早就習慣將耶穌視為司祭,如「我們的大司祭」(參見《致希伯來書》)。身披光鮮亮麗祭披的造物主基督(Christos Pantokrator)遍布了東西基督世界的聖像。然而,耶穌不是司祭。祂與耶路撒冷聖殿的大司祭階級毫無關連,對許多儀式的奉行敬而遠之。祂也不是一般所謂的先知:受差遣的信差來警告以色列子民即將到來的政治災難,企圖將他們的心轉向天主。耶穌並不在乎以色列人的政治命運,也沒有接受不斷加諸在身上的默西亞角色。

祂的信息不是悔改那種(我們平常所認知的;本周會慢慢提到)以及返回盟約。祂卻貼近智慧的園地:改造人類意識的。祂提出永恆而深刻的切身問題:在去世前死亡有何種意義?如何擺脫小我尋獲大我?有無可能活在這行星上反映出天主的寬容大方、富裕充足、無所畏懼和美好亮麗?

這些智慧問題是耶穌所關切的整體領域。

 

與基督同心

 

我們如何與基督同心?我們如何學會以同樣的整體和治癒的愛來回應世界?那才是真正正統的基督徒。它不講究正確的信念;它關心正確的實踐。

 

有位知名的南方浸信會神學家,將整個主日學摘要成一句雙關語(帶點特有的德州腔說出):「耶穌很和善(nice),祂也希望我們很和善。」我們多數一生都以耶穌為伍。我們知道不少的耶穌比喻,像那些善心的撒瑪黎雅人或浪子回頭。有些人甚至能引用不少的真福八端。但大多數人都弄擰了天主經。

那麼,耶穌真正教些甚麼?我們經常以整體評估凝聽祂的教導嗎?當我們遇到其它傳統的靈修導師,理當問問他們所採用的心法。達賴喇嘛教些甚麼?印度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教些甚麼?然而,我們從來沒有問過耶穌這樣的問題。為何沒有呢?當我們確實深入祂的教誨,就會發現比眼睛看到的還要豐富。這與「很和善」沒有多大的關係。

針對這樣的誤解,吉姆‧馬里昂(Jim Marion)寫了這本《與主同心》(Putting on the Mind of Christ)。他的書名即說明了一切。「與主同心」直接引述保祿在《斐理伯書》第二章第5節勸導的:「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這句話濃縮了我們所要採取的途徑,不只是讚美耶穌,更該懷有祂的意識。

過去1600年的美好時光中,基督徒過度強調所要知道的耶穌。「正統」這字已經變成要有正確的信念。隨著必須要了解並接受這些信念的基本要求,似乎意味著藉由整系列的信條可與耶穌保持良好的聯繫。基督徒基本教義派更加強調這種說法,以至於信仰好比是在一系列信條的虛線上簽字。相信耶穌與相信關於祂的信條毫無區別。

這當然不是初期教會的作法,它也無法讓我們想要與這位智慧導師有活生生的關係。吉姆‧馬里昂的著作讓我們重新返回基督信仰所託付我們的核心挑戰。的確,我們怎樣才能與基督同心呢?我們如何以祂的眼看事情呢?我們如何以祂的心去感受呢?我們如何學會以相同的整體和治癒的愛來回應世界呢?那才是真正基督徒的正統。它與正確的信念無關;它關心的是正確的實踐。

 

天主的國

 

這種認知的標記是看不出天人之間,人與人之間有任何區分。這實在是耶穌的兩大核心教導,祂所言所行的基礎。

 

按所有福音的記載,耶穌重複使用特殊用語:「天主的國」。這句話俯拾皆是。「天國好比這」,「天國好比那」,「天國在你內」,「天國臨近了」。無論這天國是甚麼,它都是耶穌想要教導的重要基礎。

那麼,天國是甚麼?幾乎只要有聖經學者出現,就會爭論不休。許多基督徒,特別是那些福音教派,以為天國是你死後要去的地方,當然是你已經「獲救」了。然而,這種解釋的問題是,耶穌還特別地反對,祂說「天國在你內」(也就是,在此)而且「臨近了」(也就是,當下)。並非是後來,而且輕省的,就在現在,你就經驗到不可思議的品質或是層面。你沒有死在裏頭;而是從中覺醒。

有人將天主的國等同於世上的烏托邦。天國好像和平與正義的領域,人類和諧生活在一起,公平地分享經濟資源。幾千年來,先知和先見者致力提倡他們所認識的這種天國,但是,這種世上烏托邦根本就無法持久。耶穌特別地反對這種意義。當祂的追隨者要宣揚祂才默西亞,天主傅油的以色列君王,祂將宣佈天駕臨人間,耶穌避開這些宣示,毫不含糊地說「我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若十八36)。

那麼,它在那裡呢?按照吉姆‧馬里昂的美妙洞見和當代的建議,天國實際上是意識狀態的比喻;它不是你要去的地方,而是你來的地方。這是看世界的全新方式,將世界完全地轉向其它地方的認知轉變。

馬里昂特別提出天國是耶穌描述狀態的方式,我們今日所謂的「非二元意識」或「整體意識」。這種認知的標記是看不出天人之間,人與人之間有任何區分。這實在是耶穌的兩大核心教導。


一/整體

 

「愛近人如你自己」,如同自己的延續。徹底地看出你的近人就是你。

 

當耶穌談到一體時,祂不是指東方所說實有的等同性,這樣我自己就是神。而是,祂想的是完整的相互寄居:我在神內,神在我內,我們相互隸屬。

祂最為美麗的象徵是在若望福音第十五章,祂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若十五45)。接著又說「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你們應存在我的愛內。」(十五9)。當祂坦然宣稱「我與父原是一體」(十30)──聽在猶太人耳裡實在是褻瀆的話,幾乎要向祂投石──但是祂沒有將它占為己有,而是人類共享的權利。天人並沒有分別,因為這種相互存在呈現天主不可分割的愛。

我們流入天主,而天主流入我們,因為愛原本就是流動的。當我們以這種方式相互交託,葡萄樹賦予葡萄枝生命和凝聚,葡萄枝顯出葡萄樹。(總之,葡萄樹只是抽象概念,直到有真實的枝條表顯它的現實。)整體和部分彼此生活在一起,相親相愛,相互隸屬,而且相互依賴表達出愛的圓滿。這就是耶穌對天人不分的洞見。

天人不分同樣是強有力的概念,同樣具有挑戰性。「愛近人如你自己」(谷十二31,瑪廿二39)是耶穌最為人知的教導之一。然而,我們總是將它懂錯成「愛近人幾乎像自己」。(當然,接下要問,「但是我在愛近人前,我必須先愛自己,不是嗎?」如果你仔細聆聽耶穌的話,這勸戒是沒有「幾乎」。它只是「愛近人如你自己」,如同自己的延續。徹底地看出你的近人就是你。不曾有兩個人,或靠他人來成就自己,或是善待他人;就只是整個生命中的兩個細胞。兩者同樣珍貴與必要。而且兩個細胞彼此流入對方,從裏頭經驗到整個生命,它們發現「為另一個交付性命」並未喪失自己,反而延伸了,因為不可分的愛就是真實的我。

 

系統升級

 

我們與生俱來二元自我操作系統。我們能夠決定升級到非二元的操作系統。

 

我想藉助當代電腦的比喻,從略為不同的角度,來反省耶穌是位意識的導師:我們與生俱來某種操作系統。我們能決定將它升級。

我們預先安裝了「二選一/或是」的二元系統。我稱它作「自我的運作系統」。這種二分的「二元運作」直接建置在人腦內。

自我操作系統理解世界的方式是劃分主體與客體,內部和外部的場域。它的認知是靠分別差異。早期幼兒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學會操作這系統。當我孫女一歲半時,就已經能夠隨芝麻街的韻律唱和,「其中一件有別於其他」,並從三隻狗中挑出貓來。

我們以自我操作系統來識別自己的身分,我們經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自我介紹時,我們總是以列出下面的特質開始:「我是雙魚星座的,九種人格類型中的第六型,熱愛海洋,是聖公會的一位司鐸。」當然,這同一項目也將我與其他人區隔出來;他們在外面,我在裡面。我經驗自己的獨特和固定身分,具「有」特殊的才能和生命歷練,這些東西使我成為我是誰。

然而,這種認同感是海市蜃樓,是虛幻的。沒有這種自我可脫離其它一切東西,包括內部和外部,還有經驗。這些種種印象只是操作系統的功能,必須要將世界分門別類以便理解它。耶穌,有如所有靈修傳統的智慧導師,邀請我們超越這種幻想:「嘿,你能夠升級,當升級之後,世界看起來將完全不同。」

這二元操作系統是有其重要性的;它並不是錯的。它使我們能夠執行基本的認知。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身陷其中,依賴自我操作系統創造認同感。我們靠感知,反應,並想要與「外在」的世界交涉,漫步走過一生。二元對立的系統是無法認識一體的;它除了自己無法創造任何東西。因此,這齣「分離自我」的戲碼不停地上映。

然而,我們是有能力的,如果我們選擇,就能轉向認知的完全不同基礎。我們與生俱來另一種尚未開發的操作系統,一種非二元的方式認識這世界,我們能夠學會駕馭它,通過它去理解,最終在其中發現我們最深刻的認同感。

 

屈尊就卑

 

耶穌所作所為,都是在自我空虛。祂空虛自己,取了人的形像。祂更進一步空虛自己,「甚至死在十字架上」。

 

耶穌教導悔改皈依(metanoia)的藝術或「進入更大的心智」。祂所有教導的背後是吹起徹底改變意識的號角:遠離自我操作系統的疏離和對立,進入只能以內心感受的天主圓滿的一體場域。

人如何能夠改變意識呢?從遠處欣賞是一回事,但是來自內在的創造又是另一回事。這就是靈修實踐的開始。「實踐」意味著途徑,你依樣畫葫蘆就會產生你所渴望的。我想可以這樣說不為過,所有偉大的靈修途徑其實都殊途同歸,以更大的非二元心智作為意識的中心。

儘管耶穌對人類整體合一的洞見是典型的智慧傳統,祂規劃與眾不同的路徑。即便今日它仍是相當激進,在諸多人類改造的學府中絕對是「乏人問津」。我們想讓基督徒發揮功能卻遭遇種種困難,其實是我們尚未理會耶穌不同凡響的步驟。想要將新酒放入舊皮囊,勢必失去它獨具的風味。在耶穌身上,所有事物通通環繞形一個重心,我們需要知道這個中心,才能感受祂途徑的細緻和凝聚力。

我們該稱這中心為何?保祿使徒稱它為自我空虛(kenosis)。希臘文自我空虛的動詞(kenosein)有「放下」或「放空自我」的意味,而保祿以這個字來形容「基督的心」。

這裡是保祿所說的(斐二68):

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把持不捨的,

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

祂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在這美麗的詩歌中,保祿明認耶穌只有一個「操作模式」。祂所作所為,都是在自我空虛。祂空虛自己,取了人的形像。祂更進一步空虛自己,「甚至死在十字架上」。耶穌總是以同樣自我空虛的方式面對日常生活,換句話說,沉潛低調。


2023年9月9日 星期六

介紹




談起智慧也是如此的:我們來自不同的世界。邀請你閱讀這本小冊的最大挑戰,莫過於你早已知道我所要講的內容。在日常和心靈說法上,智慧這字具有廣泛的意義。有許多是隨著年齡與世故而來的一般智慧,和當今書坊中以智慧為名的各樣書籍,以及很多是溫馨的故事和生活技巧。然而,我實在不是要談論這樣的智慧。


如果你受過神學薰陶,會以為我是指舊約那部思索生命意義和道德準則的經書,其實有好幾部。由於在這些經文是以希臘女性蘇菲亞(Sophia的名字來稱呼智慧,而且智慧經常被擬人化為女性,或許你就會以為我這本書接近那些覺察天主女性層面的書籍。但是,即便千真萬確,也不是我在這裡所要的。而且,也不是我要談的智慧


如果你涉獵過靜觀祈禱和基督宗教密契的心靈,或許會以為我要談的智慧是來自經年累月的默想和避靜中的合一洞見,類似「靜觀的恩寵」。你會說智慧就是要洞悉萬物一體,並且向無可言喻的奧秘敞開心房。但是,即便這樣,仍不是我要談的智慧


那麼,到底葫蘆裡賣些甚麼呢?


就像傳說中的盲人摸象,五人各執一詞。然而,我所在意的是整隻大象。我使用智慧這字來指定精確和全方位的心靈轉變學科,它早已在世界各大宗教的源頭中,實際上,是它們的共同基礎。這項學科包含著理論與實踐。理論部分包括整體宇宙論,換句話說,涵蓋我們人生目標和命運的全方位視野。實踐則包含為達到這目標的系統訓練。


古代的宇宙論怎麼會與現代世界有關呢?令人訝異的是,這種智慧宇宙論是大膽、遼闊、十分現代。實際上,這是最先吸引我的地方,它擁有我們西方文化世界觀中不知何故下落不明的片段,當我們在脆弱和過度焦慮的世界中推敲我們生命意義和責任時至關重要。這些失落的片段能夠打破科學和宗教間的籓籬,調和思想自由與道德操守,並且對我們全球的生態責任提供有力的論述。其它論及較為個人渴求意義和內外合一的片段,有助於解答何以我們當代心理諮商思維模式以及追求個人健康與圓滿的執著,始終無法滿足這項渴求。


你會發現智慧傳統的「實踐」這部分仍是各大宗教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你採取何種心靈途徑,轉變的實質內容看起來幾乎雷同:臣服、超脫、憐憫、寬恕。不論你是基督徒、佛教徒、猶太人、伊斯蘭蘇菲(Sufi)或印度瑜珈行者(sannyasin),仍會穿越同樣的針孔到達你真心的所在。然而,各大傳統賦予這心靈途徑各式各樣的意義,就像那五位盲人所形容的大象,沒有任何傳統保有完整原始的智慧宇宙觀。很早以前,實踐的教導就已脫離了它們停泊的宇宙論,現在以百家爭鳴的神學和百花齊放的敬禮,散布在各大宗教內。


有許多充分的理由解釋何以如此樣,以及為何智慧傳統寧可隱居幕後。然而,對於許多當代西方人來說,它累積的危機在我們這個時代終於達到了頂峰。現代化的速度似乎令主流的基督宗教岌岌可危,許多年輕的求道者不再對過時信條和僵化文化的宗教有任何興趣;他們乾脆迴避教會。姑且不論他們的失落是否合理,重要的是嬰兒經常與洗澡水一起被潑掉。傳統上,智慧向來透過宗教的門檻進入,失去宗教生活的基本道德和虔誠熱心,就很難擺脫當代唯物主義文化的強大引力、魅力和誘惑。有一天,我行經洛杉磯的高速公路,看見前車的後保險槓上出現「死後玩具最多的人獲勝」的譏諷貼紙,說明整個世代對生命意義渴望的苦悶,卻疏離傳統上承載生命意義的心靈法寶。


本書的目的是想要找回原來的法寶。我所介紹的智慧傳統,並沒有借助比喻和神學,而是清晰可見的人生目標以及抵達目標的實用技巧。我將分享一些西方智慧傳統的歷史,提供它如何隱沒的看法,但是我真正感興趣的則較為實際:向你展示如何採用智慧的教導來轉變自己的生活。


邁上智慧途徑,你不需要成為學者或是密契者,更不需要在隱修院內度日。這本書會適合你,如果你追尋生命的深刻意義,並感到陪伴你成長的信仰有些失落片段。你可在有組織的宗教傳統中進行或者不在;進不進堂也都可以。我參考西方和基督信仰,但是智慧是共享的傳統,我希望大家都感受到歡迎,即使基督宗教不是你的信仰背景。


我儘量保持簡單清晰。西方主流文化一度「失落」的智慧宇宙論,非常忠實地保存在密契和秘傳的圈子中,我得身歷其境才能揭露出來,但這不是因為智慧很深奧,而是因為「跳出框框」的思維能力似乎是被智慧吸引的先決條件。我儘量按照基督徒所熟悉的方式,呈現通俗易懂核心概念。目的並不是要你頭腦充滿理論和揣測,而是讓你深信不疑,你可以開始了。你內心知道要走的路。


你也許會好奇我是如何接觸到這傳統的。其實我花了大半輩子才找到它。生長在50年代的美國基督教環境下,就像登陸外星的太空旅行者一樣,我年輕時一直感到困惑和徬徨。第一次感到真正的解脫和方向感發生在我十八歲那年的夏日法國旅遊。我走進夏特主教座堂(Chartres Cathedral),完全被吸引住。在那我所經歷的深刻、美和奧秘,促使我進行中世紀的學術研究,並將天主教的基督世界當作我的心靈家園。多年以後,我驚訝地(雖不完全)發現夏特城是中世紀歐洲智慧學堂最具權威的中心,至今仍可感受到它的影響力。或許我當時尚未釐清內心所認識的。


就讀聖公會的研究所,後來晉鐸,往後的廿年是我心靈的動盪期。我熱愛教會的禮儀和敬禮,但也感到教會在神學思維和心靈轉變的實踐上有些大漏洞。這促成秘傳的研究。斷斷續續將近十年,我在所屬的葛吉夫團體中找到方法(Gurdjieff group,如果你不清楚,我會在第二章中解釋)。然而,我在那裡經驗正好相反:失落的宇宙論和實踐教導仰取俯拾,卻不見任何虔誠或敬禮感。這兩道難題終於在科羅拉多州斯諾馬斯(Snowmass, Colorado)的聖本篤隱修院交會在一起,我遇到了我的老師,一位結合秘傳和基督徒密契經驗的隱修士,從真正癥結處開導我。埋頭研究後,我回到基督徒和秘傳根源,發現我能以嶄新的心去欣賞它們。


在老師去世後,事情像滾雪球一般發展。我搬到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從智慧的角度開始傳授基督徒的默觀。不久以後,遇上了我的朋友和同事林恩鮑曼(Lynn Bauman),他以截然不同的角度切入相同的內容,我們分辨向當代求道者推廣智慧途徑的時機成熟了。二零零一年九月,我們在緬因州離島,鷹島(Eagle Island)上展開為期一周的第一個智慧學堂。從那時起,在德克薩斯州、科羅拉多州、明尼蘇達州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也都陸續開設了智慧學堂。


本書是二零零一年秋季應密歇根州卡拉馬祖(Kalamazoo, Michigan)的Fetzer研究所的邀請,為研究所的「深化美國夢」開發而寫的萬字文章。為揭開序幕,我回到自己的經驗,意識到對更深水域的渴求一直都是我這些年的重心,並理會到我在智慧中找到了這深度。我決定整理我在旅途中所學到的東西,看看它是否兌現。令我驚訝的是,幾乎所有閱讀過這篇文章的人都發現這些概念相當新穎,與我們文化時代息息相關,以至於《智慧短期課程》小小釘裝本沿著心靈取道傳播開來,很快就被搶購一空。我衷心感謝Fetzer研究所和Jossey-Bass允許這些想法得以廣泛地流傳。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第一章 智慧的認知



「甚麼是真理?你可以看出那裡有真理,那裡沒有,但是我好像已經失明了,看不到任何東西。你顯然解決所有的重要問題,但是告訴我,小夥子,不會是你還年輕,人間的困惑尚未傷害你吧?」

俄國劇作家安當契訶夫《櫻桃園》
ANTON CHEKHOV, The Cherry Orchard

 

緬因州,鷹島,二零零一年九月下旬。


空氣中還飄浮著紐約世貿中心大樓殘骸悶燒的濃濃氣味,一艘捕龍蝦的黑色小船停泊在碼頭,我們十二個人攜帶著自己的睡袋、背包和祈禱用品排放在岸邊。大家來自北美各地,共聚在緬因州這座小漁島上,想嘗試某種推陳出新的事物。在東道主鮑勃和海倫奎因(Bob and Helene Quinn)的悉心照料下,我們會共度七天的生活,每天黎明即起,誦經並默想。在古老農舍廚房,用過柴爐上烹調的簡單早餐後,有長達一小時的修練,再花兩小時的勞動服務,堆積木柴,排放龍蝦陷阱,攪拌和澆灌水泥地基。午餐後,有一小時的私人休憩和散心,然後在另一小時課堂前,有兩小時的誦經、肢體祈禱和冥想,這堂課以心靈宇宙論,人生整體的古代心靈藍圖。簡單的晚餐和盥洗後,寧靜夜晚再次籠罩前,我們最後聚會,反省當天的作息,並以祈禱或感恩祭典作為結束。


它很簡單,非常單純。而且不講求效率,完全沒有進度。以授課內容來看,這些教材原本只需十五小時的講授。然而,隨著一週的進展,我的同事林恩鮑曼(Lynn Bauman)和我都看出,我們正處於生命中最令人振奮和撼動人心的教學中。到了週末,我們整組人的思想、觀察和分享遠遠超出了我們平常的自我,幾乎達到同心合意。氣氛中充滿精力、同情心和清晰透明似乎延伸出我們這小島,投向意料不到和難以轉圜的世界。當然,沒人會預見第一年度的鷹島智慧學苑竟然緊跟著九一一的恐怖攻擊事件,儘管在這種陰影下,我們聚集的時光充滿著新的方向感,我們不再只圖心靈的逸樂,而是邁出先知的起步,恢復西方世界黯然失色和迫切需要的生命視野。


你們這些資深靈修者,無論是佛教、蘇菲、本篤,第四道,瑜珈任何心靈途徑,都會注意到我們智慧學苑日常作息中的許多熟悉元素。很多偉大的心靈傳統都認同ora et labora的節奏,亦即本篤隱修會傳統著名的「祈禱和工作」,對深度心靈至關緊要。然而,往往只重視這項實踐的表面:或當作必要的儀式,或祈禱方式,或默想接地氣的方法。忽略這種節奏大大地提昇我們思考、理解的能力並臣服在日常思維無法觸及的真理當中。


我想在這本小冊談論智慧,特別是恢復我們個人生活和公同生活的真正智慧。我假定本書的讀者大都是加拿大和美國「特權」的第一世界公民,就像我自己一樣。然而,這項特權真會轉化為生活的滿意和品質嗎?在我們幸福的表面下,早已醞釀出弊端,甚至會是生命意義的危機。儘管我們生活優渥,我們的壓力和焦慮似乎達到史上新高,家庭生活一蹋糊塗,而且忙著跟上腳步,害得我們身心俱疲。「你們播種的多,卻收割的少;你們吃,卻總吃不飽;你們喝,卻總喝不夠;你們穿衣,卻總不覺溫暖;賺了工資,無異是將工資投進了破囊。……你們應細心考慮一下你們的行徑!(蓋一67)」,[1] 似乎舊約哈蓋先知兩千多年前的話是向我們說的。


有些洞見永遠是真的,無論是來自古代以色列或當代北美的文化。當核心開始動盪搖擺,非常肯定的是,所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深度:那種足以容納所有的努力不懈,並塑造成更普遍和微妙的人生願景。「細心考量;你到底想要甚麼?」這就是智慧的傳統領域。


請注意,我以粗體來寫智慧Wisdom)這字,我指的是心靈認知更精確的譜系,而不只是一般或主觀的。智慧這種古老的傳統,並不受限在特定的宗教中,而是所有偉大心靈途徑的源頭。亙古以來,出現許多用來提升男女更高層次認知的智慧學府,有些借助開悟者,有些直接從上接引。據說,從遠古以來,智慧就像地底河川從這些學府流出,為人類歷史提供指導和養育,以及偶而急遽修正路線。


我們西方基督徒最大的失落就是遺忘了自己的智慧傳統(實際上,簡直是集體失憶)。聽到我剛才所寫的智慧,許多人會以為是外來的傳統,殊不知「智慧導師(moshel meshalim)」是耶穌嫡傳追隨者尊稱祂的第一個頭銜。在祂誕生的近東文化當中,人人熟悉這種類別,再說祂的教學立即被人認出它的歸屬。祂講授箴言、比喻和智慧的言論。祂協助人們覺醒開悟。


醒悟並不怎麼容易,身為智慧導師的耶穌也是成敗參半。正如四部福音書通通記載,有人懂得祂說的,其他人則完全誤解。有人有時瞭解,多數時間錯失了。有人醒了,其他人還在睡。這就回到先前我所強調的重點。


不像我們當前的文化將知識混淆為超載的資訊,首先要釐清的是智慧種情境的狀態state-dependent)。這就是為何那麼容易地誤解它。我們當然可以在鷹島加強授課時間,並且僱人來烹飪和灑掃。那會更加有效率。它唯一的困難就是不會產生任何心靈煉金術,至少假定我們所遵循的生命藍圖是正確的話。


單靠我們的心智,它是不會發生,單憑默想或端賴善工,它也不會發生。它要求我們整個人嚴謹地遵循慣列,臻至平衡的地步。這是智慧基本和不可或缺的原則。沒法舞弊,也沒任何捷徑,套句瘋狂製帽匠在《愛麗絲夢遊仙境》所說的,「怎麼來的就怎麼去(How you get there is where you'll arrive)」。


「意義隨著心神狀態的提升而加深。意義隨著心神狀態的遞減而退縮。」[2] 或許莫里斯尼科爾(Maurice Nicoll)這位現代基督徒智慧導師的這句話最能闡述這項基本原則。還有很多方式可以解釋這項原則,或許深受智慧導師們青睞的福音故事莫過於:伯多祿水面行走的生動畫面。正如瑪竇福音十四章2233所記載的,當門徒深夜穿越波浪顛簸的加里肋亞海時,突然見到耶穌從水面上迎面而來。祂安撫他們「放心,是我(for it is I),不要害怕!」,或是希臘聖經語法的「我是for I am)」。[3] 向來衝動魯莽的伯多祿竟然跳下船去,走向他的導師。傳統上認為他靠著「上頭接引」搖晃地走,由於他對耶穌如此地全神投入,短暫地提升到耶穌的存在高度,超越了物質世界的定律。他幾乎成功了,他突然感到撲面而來的強風,理會到自己正在做不可能的事情,遂害怕起來。當然,他立時就沉下去。

 

這個生動的比喻不僅能讓我們掌握到存在層次的意義,還可衡量我們當代的不足。水上漫步的說法是否讓你覺得荒誕不經,只是另一部靈性小說?在我們現代文化,包括那些自命的宗教人士,很少人還能想像超物理現象是可能的,更不用說人類的天性和命運才要開始完全融入自己的起飛點。從基督的整體智慧高度來看,西方基督徒的勇氣和內觀能力似乎持續萎縮。教會逐漸喪失對「上頭接引」的真正理解(甚至暗示在伯多祿的遲疑躊躇中,和非常明顯地出現在第三和第四世紀激烈的教義爭論中),造成惡性循環,影響到周遭的文化。隨著智慧變得越來越像理智認知,越來越學術和動腦,閱讀古代整體心靈藍圖的能力也就持續退化。公元一千五百年,它就在「我思,故我在」,人人輕視卻仍是基準的笛卡爾格言中,一蹶不振跌到谷底。原本與跨行水面基督強烈共鳴的「我是」,至此完全與理性的心智聯結。智慧傳統稱這種狀態為睡眠


令人訝異的是,與其說是教會,不如說是尖端科學敲醒我們這個時代。量子物理學,在最負盛名的海森堡原理,[4] 甚至更在弦理論的複雜數理方程式中(現在稱為M理論)已經碰上理性認知的客觀極限。最近廣受推崇的物理學和宇宙學作家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在他的《上帝的心智》中非常有力地說明這一點。在追溯為何所有宇宙起源的理性解釋最終都落得自相矛盾,他以為恰當的結論或許是宇宙並非沒有意義,而是我們想用理性去解釋而已。「這不就是無法用尋常的方式來解釋存在的理由嗎?」,他自問後,以非凡的觀察自答「這並不意味著宇宙是荒謬的或毫無意義的。而是它的存在和屬性超出人類理性思維的尋常範圍。」[5] 在他看來,挑戰就是我們必須重新採取他所稱的「密契」認知方式。理性思維本身只能看到隨機和支解的部分。他感到這混沌表面下有個凝聚的「整體」,「唯有在密契的剎那中才能體悟。」[6]


在此,戴維斯犯了常見的錯誤,將密契主義與智慧混為一談(這種錯誤是可以理解,因為智慧在西方知識界是完全未知的範疇)。他真正想要描述的不是那種自發的、歡愉的、和不可言喻的「密契」,而是清晰和客觀的終極視野。它是智慧傳統代代相傳的「想像的科學(science of the imagination)」。我們會在適當時機探索它的洞見。


然而,戴維斯的觀點大體上是正確的,清楚地預示西方的心智必須朝著尊嚴和凝聚的方向更新邁進。如果後現代的宇宙經常看似隨機而無意義的;如果那曾是偉大美國夢的「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現在似乎限縮在自己的古怪漫畫中,就像汽車後保險槓流行的諷刺貼紙宣稱「死時玩具最多的人獲勝」,或許問題不在於我們視野變得太窄,而是我們用得太少而無法看見。


「我們跪在河裡,尋找著水」是當代蘇菲傳統的智慧導師卡比爾赫爾明斯基(Kabir Helminski)嘲弄我們當代的窘境的生動畫面。[7] 整體的心靈藍圖依舊在宇宙中。這個視野足以容得下我們的心智,更容得下我們的情感和靈魂;它認識到我們在心靈宇宙論中的地位,足以建置和統合我們的生活和行星。這些真理不是通常所謂的深奧或秘密;它們並沒有隱沒起來。它們散落在西方基督徒的聖經、禮儀、詩歌和聖詠、聖像整個傳統中。然而,想要解讀線索,就得先將情感和智力以及身體保持平衡,再來醒覺。這樣一來,一體不是在剎那的密契中理會,而是在清晰的整體洞見中。


小規模的進行,這就是我們在鷹島想要做的。我們以智慧古老工具準備並整合身體和智力以及情感,我們再次發現這些工具是多麼地珍貴。專心的勞動、詠唱吟誦、默想、祈禱,總之整天有節奏且平衡:這些不只是活動而已;它們是感知的門戶,實際上,是感知的閘道(floodgates。我們起初很緩慢,然後施加更沉穩的力道,我們通通被掃入悲天憫人的河川,不知要去哪裡,只是知道我們彼此並且與全人類的心合而為一。在世界受創的外表下,我們可以短暫地看到,不只是推論,而是實際地看到,萬事萬物是多麼溫柔地被愛所擁抱。


這種的洞見是有代價的。那個星期,在邁向這種心靈合一時,灑下多少淚水。就像本章開端引文,契訶夫戲劇《櫻桃園》中貴婦麗波芙(Lyubov Adreyevna)敏銳地觀察到,人間的困惑必須先傷害到你,真相才會開始。這是智慧認知的另一項先決條件:它要求全身投入,並且最後只在親密的瞭解和被瞭解中獲得。難怪古代以色列人會以認識da'ath)這字指智慧的認知,與性交中「認識」伴侶同為一字。它的出現離不開全面脆弱和自我給予。然而愛的天主是絕對真實的,對於那些願意承擔親密關係創傷的人來說,瞭解「萬物一體」這種潛在的凝聚是可能的,而且無法避免的。




[1] Haggai 1:6-7.

[2] Maurice Nicoll, Psychological Commentaries on the Teachings of Gurdjieff and Ouspensky, vol. 5 (Boulder, Colo.: Shambhala, 1984), p. 543.

[3] Although Jesus himself spoke Aramaic, the Gospels themselves were originally written in Greek.

[4] The Heisenberg principle is commonly though somewhat loosely interpreted by nonscientists to mean that the instrument of research used to investigate quantum phenomena participates in and influences the outcome-or in other words, that at the subatomic level at least,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purely "objective" knowledge.

[5] Paul Davies, The Mind of God: Science and the Search for Ultimate Meaning (London: Simon and Schuster, 1992), p. 225.

[6] Ibid., p. 519,

[7] Kabir Helminski, Living Presence: A Sufi Guide to Mindfulness and the Essential Self (New York: Tarcher/Putnam, 1992), p. 25.

智慧傳統的導師:耶穌(辛西亞.布爾喬司鐸)

一 、 智慧導師 本週( 2019 年元月 13 日至 18 日)將由行動與默觀中心( Center for Action and Contemplation )的核心成員,聖公會的辛西亞.布爾喬司鐸( Cynthia Bourgeault ),以她對古代智慧傳統的精湛認識,...